第(1/3)页 龙王,东方神话中统领天下水族的王,司掌兴云降雨、丰收降福之事。 为华夏龙文化与天竺龙王形象相交融的产物。 也是上千年来最受百姓欢迎的神之一。 香火庙宇并不亚于城隍、土地。 古人认为,凡是有水的地方,大至江河湖海,小至井泡溪池,都有龙王驻守。 因此,当一个地方长期干旱时,人们往往会采用到龙王庙烧香祈愿、将龙王像拖到烈日下暴晒等方式进行“祈”雨。 时至民国时期,甚至还有大炮轰龙王的极端案例。 总之,龙王在华夏神话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。 其信仰成于唐宋时期,又随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演义》等书的盛行,逐渐家喻户晓。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,常以反派形象出现。 《西游记》里,祂们在被猴哥抢劫后,与阎王一并去天庭告御状,之后又引四渎水族,围攻泼猴; 由某位刘姓女艺人主演的《妈祖》电视剧里,祂们与初出茅庐的默娘作对; 曾被引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《哪吒闹海》里,祂们更是逼得哪吒剔骨削肉…… 总之,在罗浮看过的影视剧里,“四海龙王”这一神话男团,只要出场,必然要给主角团添点麻烦。 鲜少有“伟光正”的时候。 而祂们的小弟子侄,也多以反派喽啰的形象混迹于各种艺术作品里。 为一时意气触犯天条的泾河龙王、女儿女婿皆有贼性的万圣龙王、在黑水河兴风作浪的小鼍龙、《哪吒闹海》里肆虐百姓的东海三太子……下场都不太好。 虾兵蟹将在华夏神鬼文学中略微糟糕的艺术形象,又何尝不是受了祂们的影响。 “虽然名声有些复杂,可再怎么说,也是龙王。” “兼具华夏龙文化与天竺龙王传说之伟力。” “既有兴云布雨、消灾弥难之伟力,又有护持佛法,导佑众生之职责。” “影响辐射三教,又与上古龙传说存在关联,信仰广布民间,又有文学之脉。” “上古、宗教、文学、民间……这四大神话类别。” “即便是猴哥、真君这样的大IP战斗神,也只能占到三个。硬贴着,勉强算作四个。” “娘娘更是只占宗教和民间两者。完全凭历朝皇帝的加封与堪称恐怖的信仰分布,被我写入核心卡灵目标名录。” “这老龙倒好,在这四者之中,都有非同一般的地位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