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关-《明末问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听着刘山君当面禀报了辽东的实际情况后,崇祯帝的心情非常好,之前东江镇覆灭,朝鲜国投靠满清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,现在崇祯帝的心中只希望刘山君这支精锐能再接再厉,到了剿灭流贼的战场上,能继续捷报频传,尽早将搅扰天下的流贼彻底剿灭。

    “这都是陛下洪福,臣不敢居功!”

    刘山君少不了给崇祯帝戴高帽,说实话,刘山君对于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末代皇帝还是非常同情的,可以说崇祯帝有爱民勤政之心,有捍卫天下、抵御外辱的决心,有中兴大明、力挽狂澜的勇气,可是唯独没有掌控局势、知人善任的手段。

    或者说,崇祯帝的继位太仓促了,他还没做好成为一个皇帝的准备,甚至没被天启帝当成继位者进行培养,对于朝政,对于人心还非常幼稚,根本想象不到以东林党为首的那些文官究竟有多么的卑鄙无耻,也不清楚人人唾骂的阉党其实是一把锋利的刀,可以为己所用。

    更为可惜的是,崇祯帝更没有意识到,自己手中其实有许多的忠诚良将,洪承畴、秦良玉、卢象升、孙传庭、曹变蛟、曹文诏、杨国柱等等,以及后世争议极大的袁崇焕、毛文龙、杨嗣昌,这些人在能力上都很强,放在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中,崇祯帝的开局还算是非常不错的。

    可是不断的天灾人祸,以及流贼、满清的内外夹击之下,让崇祯帝这个从未学过帝王术,对政治斗争没有一丝一毫经验的年轻人彻底慌了手脚,于是乎各种急于求成的骚操作开始上线,一个又一个本可以力挽狂澜的名将战死,大明也在一场又一场的失败中轰然倒塌。

    此时刘山君看着正在谈论着对中原战事憧憬的崇祯帝,心中暗道:“如果天启帝活的再久一些,对崇祯帝的培养多一些,让崇祯帝对国政有一个透彻的认识,也许明末的历史会有许多改变。”

    “刘总兵,”

    这时,崇祯帝已经说完了自己的“长篇大论”,对急忙站起来等候口谕的刘山君说道:“此番出兵作战,刘总兵先率军赶往河南道,围剿那边的流贼,力保开封、洛阳无恙。而后的战事,则听从兵部调遣。”

    刘山君恭敬的行礼领命,可是心中却暗道:“先率军过去,至于打谁不打谁,可由不得兵部,要看实际情况。反正老子出兵了,至于如何打,可别想给老子玩‘千里遥控’这套!”

    当刘山君从宫中出来的时候,已经是下午了,一并由太监带出来的,还有大批崇祯帝的赏赐,刘山君全部带回城外德胜门外的营中,当天就分发给各部将士,一时间金复镇将士欢声雷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