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亮自然知晓吴候苦心,然而吴候目光何故如此短浅矣。” 说到此处诸葛亮故作烦忧,可此话反而却吸引了孙权的注意,孙权顿露不悦之色。 “卧龙先生此言实在令我不堪,又有何处短浅,还望先生言明。” 显然孙权的语气已然变了,从先前的平和开始逐渐转变为了质问。 “我家主公醉酒题反诗之举措,无非是借此之意,讨曹贼,此事虽已言明,人隐晦之间却不再吴侯之意。” “刘使君故此已由其意便是以吴侯联盟,以驱曹贼矣,反诗不过是手段之一。” 孙权更加不爽:“可即便如此,玄德公也不当这般,实在令我无光啊。” 诸葛亮却笑了:“如此我才言吴侯如此短浅,以吴侯之精明不难看出此笔是那曹操之计策。” “如今你我两家共同联合讨伐曹贼,方为至上之策,曹军虽势大却仍惧我两家。” “只见此时有任何不妥之处,曹操都会信手拈来大做文章。” “其目的只有一个,便是分化我两家势力,使我两家互为结仇。” “此联盟大势便不攻自破了。” “如此伎俩难道吴侯不知吗?吴侯非但未曾应对,反而将我主公软禁。” “于情,我孙刘联盟,诣在真诚,诣在联合,吴侯此举极为不妥,恐有伤我两家之心。” “于理,此为曹操之计策,凡人即可识破,难道吴侯不知吗?” 此言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将孙权的理论技术打破。 诸葛亮更用巧妙的生死完美避讳刘备在醉酒之中所提反诗之意。 更是把所有画风的主动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。 使得孙权根本无处作答,事到如今也值得善罢甘休。 可自己终究是一方君侯。 且如今多方诸侯皆已败露,刘表,公孙瓒,甚至袁绍等辈也早已覆灭。 没有他尚且存在,仍然与曹贼对立。 难不成这一国之后却又要被怼的哑口无言? 本来就极好面子的孙权现在更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。 奈何诸葛亮这言论确实言之有理,心中虽有不爽,却又也只能忍着。 “可即便如此,刘使君也不当在此时醉酒提及那反诗之意,若是当真不成,那也是玄德功在先。” “况且我怎不知道曹贼之意图?故此才特将玄德安置妥当,使其养精蓄锐,日后对抗曹军,方能逐渐成效啊。” 诸葛亮一听微微一笑,随即拱手做礼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