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漫长的等待总是让人倍感煎熬,孙策本以为刘备会像曹操那样,乘着士气如虹之时率军南下,一鼓作气扫平天下。 于是,他和周瑜积极在长江一带集结大军,打算于刘备决一死战。 然而一个消息的到来,如一盆冷水浇熄了他的热血。 刘备撤军了! 除了给关羽留下十五万精锐,任命其为“豫州牧兼水师大将”外,便率领所有的军队回到了长安。 这一举动让孙策,周瑜,鲁肃等人俱是呆滞了许久。 鲁肃逐渐反应过来,随即叹道:“刘备真乃一代雄主也!” 孙策听到这话却没有生气,心中唯有无尽的无奈于不甘。毫无疑问,刘备选择了一种最缓慢的统一方式,却也是最无解的策略。 因为他的地盘与人口都是刘表和孙策的数倍,在这个前提下,双方各自休养生息,刘备的优势会越来越大。 即使他们已经彷制出了手雷,可还是无力回天。 你有,人家也有,而且数量比你多得多。甚至于,未来刘备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式武器。 而且,随着时间的推移,驻扎在江北的关羽迟早会练出善战的水师。到那时,江东军仅剩的最后一点优势也会荡然无存。 “刘备这是要用温水煮青蛙之策,一点点将我们蚕食。”周瑜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形势,几年后,大汉水师成型,随后一鼓作气渡过长江,天下一统。 孙策沉声道:“即刻派人去见刘表,我要与他结盟。” 周瑜和鲁肃俱是沉默,虽然都觉得这个想法很难实现,但他们都没有规劝,至少这还算是个机会,虽然这个所谓的机会的成功几率微乎其微。 与此同时,已经回到长安的刘备也在面临一件人生大事。 称帝! 朝堂上,随着降臣“郭图”率先提出,满朝文武尽是先后开口附和,所有人都已经看出,如今的刘备已经是威压四海,人心所向。 包括龙椅上的刘辩,也许早在刘备进入长安的那天,他就预料到了今天这一幕。 所幸,汉家江山并未落入他姓手中,我也不算亡国之君,至多算是退位让贤。 刘辩心中如是想道。 看着正在呵斥群臣的刘备,他没有急于开口,虽然政治手段并不突出,却也明白“三请三拒”的道理。 第一次由郭图提出的称帝之议,被刘备严词拒绝。 几天后,荀或第二次提出,他代表着刘备麾下文臣一系的意见,只是仍被婉拒。 又过了几天,远在豫州的关羽上书,武将集团纷纷站了出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