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兄弟闲话 (中)-《秦警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陆西平说这话的时候,脸色居然是肃然的,令孟昱心里一震。看来人不可貌相,陆西平也是愤青。孟昱倒是愿意相信陆西平的话,因为大家现在正处在“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的年龄。

    孟昱喝了口啤酒,吃了口菜后,道:“西平,诅咒是没有用得,因为他们不信有报应。要解决腐败的问题,只有双管齐下。第一,加强法制建设。但法制还是要靠人来执行,所以,第二,要大多数的人有公私分明的观念。”

    陆西平愣了一下,道:“我党提倡的是大公无私。”

    孟昱笑了笑,道:“提倡大公无私,是不切实际的,因为那不符合人性。人的任何行为,都是带私心的。”

    陆西平争辩道:“那雷锋呢?他助人为乐,有什么私心?”

    孟昱笑道:“你刚才也说了,雷锋是助人为乐。他在助人中,得到了快乐。他自己有所得,所以,还是满足了他的私心。如果有一个人助人为苦,还天天助人,那才是没有一毫私心的行为。但如果一个人真的助人为苦,你认为他还会天天助人吗?”

    陆西平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观念被完全颠覆了,他喃喃地道:“那难道我们不要提倡助人为乐了?”

    孟昱笑道:“当然要。这是双赢的局面,为什么不呢?需要帮助的人,得到了帮助;帮助人的人,得到了快乐。这不很好吗?”

    陆西平不吭声了。孟昱喝了口啤酒,接着道:“所以,提倡公私分明,才是可行的,才是符合人性的。该你的合法利益,有法律保障,你有权力尽全力争取。不是你的东西,你无权窃取,取了就要受法律的惩罚。只有全民或者说大多数的公民有了这种意识,腐败才失去了其土壤。”

    陆西平道:“这怕很难啊。现在网上不都说了吗?人人痛恨腐败,但只要自己有机会,就会更腐败。”

    孟昱道:“这就是因为公私分明的观念,并没有深入到人心。我问你,假设我系的办公用具,如复印纸,圆珠笔,笔记本,只要是工作需要,教职员工可以随便拿,没人管,你说,会有什么结果?”

    陆西平笑了,道:“那还用说?恐怕所有的东西,第一天就会被拿空,都给人搬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孟昱道:“不错。这就是腐败的土壤!因为大家都没有公私分明的观念。我听一个工人师傅讲过这样的事:一个工人的自行车掉了个螺丝,他就在几十万的机床上下了个螺丝,安到自己几百块钱的自行车上。损大公而肥小私,在这人的观念中,这不是错的,不是在犯法。如果大部分的人有这样的观念,法律也就是一纸空文。”

    陆西平道:“按你这么一分析,反腐败是没有希望了,我可以说,大部分的人,都是公私不分的人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