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如今失去了内力,再次练枪确是让宋青书有了很大的感悟。 他原来在那个世界用枪的方法本来就和内力毫无关联,注入内力,只是加快了枪的速度、准确度、力度,于他的枪法本身何关? 这一刻,宋青书心情平静,不在想着要用内力,每扎出一枪,都是想着各种方法让其威力大增。 枪利用弹性击人是借力打力,自身螺旋是增加穿透力、爆发,枪尖带沟是为了撕扯…… 一切基础就是那么简单,但若能用好自然就是不凡。 返璞归真。 这时宋青书再想到那一日遭遇猛虎前学到的“潜龙”枪法,没有那么麻烦。 何需要枪身左右上下晃动、蓄力,浪叠千重。一是敌人哪里能给你这么多时间准备;二是你要控制枪身势必要留一些内力把持,如此来岂不是做了很多无用功。 宋青书只是平常的把枪送了出去。 快而平淡! 只是最后一瞬,宋青书手腕一动,枪尖霍然动荡起来。 弯曲回旋,力道非凡,只听见“豁”的一声,绝杀。 这才是潜龙! 浑身淋漓畅快,宋青书不由吟道: “少年听雨歌楼上。红烛昏罗帐。 壮年听雨客舟中。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。 而今听雨僧庐下。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。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。” 不同时刻,心境领悟不同。如看山是山、看山是不是山的山水之辨,如少年、壮年、老年的听雨之情。 真是个抽茧剥丝去外物,一朝得道枪法悟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