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-《甩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若是在平时,杨琳教明星练习舞蹈,平均一个小时,起码也要几十万。

    努力赚钱,确实是为了活着,但是活着,有时候不一定是为了赚钱。

    好比眼前的休闲时刻,对于某些人来说,就是一种享受。

    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,因为人需要这样的休闲时光。

    慕慕笑了笑:“对于你们来说,已经很多了。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采摘,反正比我第一次采的要多。”

    大家有些劳累,依然还是很开心。起码得到了慕慕的认同。

    杨琳继续问:“慕慕,你第一次采摘,是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“在我的印象中,第一次好像是7岁左右。”慕慕说的是实话。

    但是跟前的人,眼睛睁得特别大。一下,又大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哈哈。

    杨琳说:“7岁,我们平均年龄26岁,整整相差19岁,也就是说,我们现在的劳作能力,相当于慕慕七八岁的时候……”

    按照年龄推算,确实是这样,但是大家生长的环境不一样,肯定是无法比较的。

    不过,杨琳的这么一句话,大家似乎变成了“弱智”一样。

    所有的人笑得特别得开心,难道所谓是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。

    干农活久了,腰有点痛,李助让工作人员搬来了竹制小凳子,想让他休息一会。

    慕慕看到艾草的数量,想必差不多了,于是说:“艾草可以了。咱们去挖点荞头。”

    荞头和葱有点像,不过叶子比葱要小一点,味道不同,农村习惯用荞头炒腊肉,做红烧鱼的佐料,还可以做罐头,一般生长在冬天和春天,和大蒜的生长周期差不多。

    工作人员把慕慕带到了荞头告示牌跟前,对于慕慕来说,显然很简单,荞头和葱有点像,但是葱一般吃葱叶,而荞头是除了根须不吃,其余的都可以吃,所以采摘的时候需要用到锄头,用手拔的话,只能弄到叶,埋在土壤的荞头很难弄出来。

    慕慕接过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锄头,从边上把土挖松,接下来就可以用手拔了,把沾着的泥土弄掉,可以看到白色的荞头。

    大家看到慕慕很轻松的挖到了荞头,秦继繁也想尝试下,让工作人员拿来了锄头,一锄头下去,没想到把荞头给弄断了。不过这也没多大的关系,可以重新挖,或者是把剩下的留在了土壤里面,它会重新长出叶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