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起名-《宫阙有时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只在屋檐和树上留了薄薄的一层。

    此时阳光正好,光从各处投进来,照得整个厅熠熠生辉,仿佛真有什么珍惜至宝落在了人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月十五,昭德七年第一次早朝。

    百官列于两侧。

    看着一群红裙女官竟然直接站在了自己的身边,手握笏板。

    她们,是大雍朝新的都察院御史、六科给事中、乃至刑部主事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端己殿大学士赵明音领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,竟然就这般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兵部尚书杨斋之后,成了大雍朝的第一位女阁老。

    “端己殿这名字不好,端几端几,旁人来了,一把火就烧了,以后就改叫——凌霄阁,‘凌霄不屈己,得地本虚心’这名字不错。”

    高坐在上的皇帝陛下兴致勃勃,在审理两桩惊世大案之前,先给端己殿改了名。

    在百官的瞩目之下,赵明音出列,叩谢陛下的赐名。

    “好了,说完了要紧事儿,咱们再说说别的。”

    赵肃睿看看左右被自己带上朝的御前女官,高婉心点头应下,展开了手里的圣旨:

    “陛下有旨,前礼部尚书刘康永、礼部侍郎钱肇经、都察院左都御史钱拙等人沆瀣一气,与藩王赵集渠等人勾结,焚烧宫室意图谋反,处凌迟之刑。另有翰林院编修朱效等一百四十三人被其蒙蔽裹挟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朱效等人只是反对女官入朝,并未与刘康永等逆贼勾结。”

    看见出言反驳自己的楚济源,赵肃睿抬起一只手撑着自己的脑袋。

    赵明音缓声道:“只是凭借反对女官入朝一事就能让上百文武官员串联一处,竟比同乡、同科更甚,臣以为,朱效等人是结成朋党,意图党同伐异祸乱朝纲,如此,才会被刘康永等人盯上。这等结党小人实不堪为朝廷所用。”

    楚济源连忙道:“女子入朝乃是新政,新政之初总有守旧之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楚大人,您是守旧之人?还是革新之人?”

    赵明音转头看向楚济源。

    楚济源攥了下笏板:“下官,并无反对女官入朝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可见楚大人没有入了那朋党,又怎知那结党之辈都做了些什么?”

    原来看着女官把楚济源驳得说不出话来的感觉是这么爽。

    赵肃睿舒爽地挪了挪屁股。

    *诗句是宋代王安石的《孤桐》,很能体现他报复和决心的一首诗,赵狗子在这用这首诗已经足够代表他的态度了。

    无责任番外31:

    知道沈娘子身怀有孕,求真书院每日都能送到有人送来的鸡和鸡蛋。

    赵肃睿吃得很开心。

    吃到怀孕第九个月的时候。

    沈时晴的舅母从西北赶到了燕京。

    沈时晴的舅舅多年来在西北巡视各地马政,赵肃睿只见过他女儿,现在正在女官学读书。

    这位舅妈,着实是个热情之人,她不光自己来了,还带来了三个身强力健的高大二郎。

    “阿晴,你与那赵家郎君认识了这么多年都未曾说婚嫁之事,多半是有些不谐之处,这孩子生下来就干脆随了你的姓,要是那赵郎君不愿意,这三个人你尽管选了,别看他们都生得孔武有力,也都是官家子弟,我问过了,他们都乐意入赘沈家。”

    入赘有什么了不起?!

    还敢来跟他抢人?!

    赵肃睿怒了。

    要不是肚子大了实在不方便,赵肃睿真想连夜进宫,逼着沈时晴给自己写一份入赘文书。

    “那几人都生得一般,一个胸小一个屁股小一个脖子短。”

    梦里,他对着沈时晴把三人形容成了三只土坑里刚爬出来的妖怪。

    “陛下放心,我对招赘之事兴致不大。毕竟求真书院我以后要给得力之人,而不是自家血脉。”

    赵肃睿更自闭了。

    今晚不更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