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章-《大明家法之义海无疆》
第(2/3)页
晚上在书房,叶勋看了正认真看公文的文度,突然问,“文度,你见过皇上吗?”
“嗯?”文度先是一愣,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,“见过呀。殿试的时候。怎么了?”
“没事,就随便问问。我就是觉得咱们就只是一个府衙,每天感觉都有干不完的活,皇上要管一个国家,可想而知那得有多少事做呀?”叶勋感慨道。
“所以一国之君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,尤其是像咱们这个皇帝,既勤政还想改革创新,更是难上加难。”
“当朝名臣猛将太多了, 好多都是永乐年间留下来的大臣,历经三朝,咱们这个小皇帝要镇住他们,需要下一些功夫。唉?你知道‘王爷侯’吗?”叶勋突然问道。
“没见过,但如雷贯耳。你说他为什么叫‘王爷侯’呀?他到底是王爷还是侯爷呀?”文度颇感兴趣地问,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在文度心里盘踞已久了。
叶勋歪嘴一笑,“他现在虽只是侯爷,但权势不在王爷之下,另外加上他也姓朱,所以很多人称他为‘王爷侯’。这个‘王爷侯’勇猛无敌,身手了得,以前只是先祖朱棣的一个先锋。如今已是三朝元老,追随者众多,嚣张跋扈,非常的不可一世。”
“这样的人物,皇上应该也会有所忌惮。”
叶勋点点头,“据我所知京城各大关口、衙门都有他的人。他的子侄很多都在军中担任要职,皇上一时半会儿是动不了他的。”
文度也赞成的点点头,“不过‘王爷侯’的存在对皇权来说,始终是个隐患。我想以咱们皇上英明睿智应该已经对其有所戒备了。”
“也许吧。这事儿咱们管不了,也不是咱们管的。”叶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道。
“叶勋,我一直想问你,就是当时你一直做的是皇上的近侍,以你一身本领,为什么没考虑去做锦衣卫或是做个侍卫统领之类的,或去五城兵马司做个武官?而是去了兵部?兵部都是文官呀?而你的封号却是‘威远将军’是武官封号?”
“这事就说来话长,我从部队回来,我父亲就不想让我再做侍卫了,按照我父亲的吩咐,我去跟皇上请求去了兵部。因为我父亲想让我做个文官,去兵部这是为了了却我父亲的夙愿。你知道我心里一直想做个带兵打仗的武官的。所以我跟皇上商量,只是在兵部挂个职,应付一下我父亲。主业还是在带兵打仗上,后来又上过几次战场,封号就是那时得的。其实,文官、武官倒都还好,但锦衣卫……”叶勋摇摇头,“那就是皇权的一个工具。多跟严刑酷法、残害忠良联系到一起,口碑很差的。而不像做官,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,是可以有自己的政治主张的,你是忠是奸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。我父亲说,只有通过科举做官才是正途。要不也不会逼着我考取了功名。另外,他觉得在皇上身边做近侍,不是长久之计。所以,一而再再而三逼我辞去侍卫的职务。我都听我父亲的,就跟皇上请辞了。”
文度略一思忖,沉声道,“我觉得你对锦衣卫有偏见!你也说锦衣卫只是个工具,它的好坏忠奸主要取决于用这个工具的人。皇上要巩固他的政权,没有这么一帮为他马首是瞻的人行吗?”
“也许吧。但终归还是不够光明磊落。我还是更愿意坦坦荡荡、无愧于心。所以我愿意听我父亲的。他对我可谓一片良苦用心呀!我怎能辜负?”
文度看着他,突然问道,“你执意要离开皇上时,皇上为难你了吗?他会不会有些伤心啊?”
文度会这么问,叶勋有些意外,“应该不会吧?咱们皇上可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,何况我只是他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人物,他不会太在意的。”
文度摇摇头,“你可知道,能在皇上身边做一个让他亲近信任的人,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儿?”
叶勋嬉笑道,“这个我只能说‘人各有志’,我不做,正好把机会给想做的那些人呀!”
“这个可不是谁想去做就能去做的。得有本事,得合皇上的眼缘,得让皇上信任……”
“这个我承认,人和人之间还真的是有眼缘这回事。比如你吧。”叶勋会心一笑,“我见第一眼就觉特别顺眼,倍感亲切。有什么话都想跟你说。小虎总是说我偏心,我扪心自问好像还真是有点儿。反正,你在我身边,我就会觉得特别踏实。”
文度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抿嘴笑了。
饭桌上,叶勋突然放下饭碗,低头抠起指甲来。若莲察觉到他不对,便问道,“你有事?”
叶勋点点头,“父亲,夫人,我年纪不小了……我觉得应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