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九 免税-《我大哥叫朱重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外敌入侵,清朝当权者要不停的把巨大的财政压力,转化到百姓头上,增收那么多苛捐杂税,导致社会结构不稳,导致各方阶层离心离德,说不定他还能坚持。

    “再加上其他赋税,两地百姓早已不堪重负,所以我大汉天军一到,各地箪食壶浆。”

    朱五脑中一边想着学到的历史中的得失,一边听着杨宪说话。

    “推行新税法和清查人口田亩是德政,但是操之过急不可,两地百姓饱受战乱,当先以稳定人心为要紧!”

    杨宪继续说道,“所以,臣请奏主公,斗胆请主公免除鄂地湘之中,战乱频发之地的赋税,给百姓休养生机的时间,同时百姓得到了主公的仁德,推行新政,事半功倍!”

    免税?

    文臣们相互看了一眼,低下头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那可不是一州一县的地盘,而是两个行省之地。当初汉王吞并淮西诸地之后,因为濠州是汉王的老家,定远和州是汉王的福地,所以这几个地方才减免了一年的赋税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,你杨宪一开口就是两省........

    鄂地战乱频发,徐寿辉曾经是天下第一批造反的,他的天完曾一度席卷鄂地和湘地的一部分。后来元廷调集了百万大军,在这个地方反复的厮杀,一打就是好些年。

    当真是民生凋敝,城池残破,而且由于战争地方的豪族更加横行。

    朱五的手指不住的敲打桌面,众人等着他出声。

    “杨宪!”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你说这些,老成谋国之言!”

    杨宪是大汉中实干派的代表,从江浙一带到江西的屯田和军垦,还有人口田地的清查工作,都是他带着那些实干派的官员们尽心尽力做成的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朱五去过京城之外,光是京城玄武湖一侧,屯田就高达七百多万亩,还有那些流民安置田,河堤上的清淤田,等等。这样的臣子,在平时的存在感很低,可是在建设上的成就非常的大。

    “臣,只是实话实说!”鬓角有银丝的杨宪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“传旨!”

    朱五一说话,书记官拿起了笔墨。

    “杨宪于农事有大公于国家,加封杨宪为襄城伯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