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·密谋-《总赖东君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掐指一算以来,上官瑾年班师回朝已有些许日子。

    “不日就是除夕了,檐爱卿呐,可有什么好点子,且说出来与朕听听。”

    昭华殿内,帝座之上,上官麟一袭明黄色帝袍加身,高坐雀台之上俯瞰玉阶之下。

    “启禀君上,若论及好点子好主意,还是方宁侯在行,老臣可远不及方宁侯万分之一啊,就老臣这点子牢骚主意,怕是登不上大雅之堂,唯恐辱了君上圣听。”檐冀眼珠子骨碌碌一转,遂即将话茬子转移到了上官瑾年身上。

    “瑾年,你可有什么好点子,好主意,说出来与朕听听。”

    上官麟随即将目光转视在一旁的上官瑾年身上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瑾年不才,乃一介粗人,只懂得带兵打仗,对于这些宴会之事,实在是力不从心,还请父帝宽恕儿臣不懂之罪。”上官瑾年遂即躬着身子抱拳行了个礼无奈道。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。”上官麟大袖一挥,耷拉着脑袋,将脸垂丧着拉了下来,只好就此作罢。“如若瑾瑜还在,就好了,你二人之中,就属他鬼点子最多。”

    “父帝可是想念兄长了?”

    玉阶之下,上官瑾年似是无意实则有心的揣测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瑾瑜此番因过去戍守帝陵,也已有些年头了,如今而言,也是该让他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帝座之上,言及上官瑾瑜,上官麟始终是对他怀有亏欠,不禁蹙着眉头怅然一叹起来。

    “如若父帝想兄长了,不妨让兄长回来好了,这么些年,父帝因瑾年的缘故,对兄长苛责也苛责了,罚也罚了,想必兄长在戍守帝陵的这么些年,早已认错悔过了。至此除夕新春之际,于情于理,接兄长回来正是恰好不过。”上官瑾年凝视着帝座之上的上官麟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道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,这一点,朕又岂非不知,不若,就此择了日子去接瑾瑜回来?”上官麟稳坐帝座之上蹙着眉头陷入两难徘徊之地间。“朕还以为,你仍旧怀恨于你皇兄呢,却不曾想,你竟这般希望他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父帝容禀,瑾年虽对兄长恨过,也厌过,但是都是过去的事了,瑾年同兄长,二人之间,血脉终究是血脉,亲情终究是亲情,况且瑾年每每见母后为兄长一事食不知味,夜不能寐的,瑾年心里也不是滋味。”言及深处上官瑾年似是充满了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对于上官瑾年而言,他不想同上官瑾瑜有太多过节,典型的人不犯我、我不犯人。

    自己之所以同上官瑾瑜表面上和和气气的,完全是看在自己同上官瑾瑜二人是一母同胞的份上,完全是看在自己的母亲的份上。

    因为上官瑾年不想让自己的母亲徒增烦恼,整天以泪洗面的,所以上官瑾年从小就要比上官瑾瑜懂事省心的多的多。

    当然,如若上官瑾瑜介越了,自己也不是好惹的。

    所为锱铢必较,如若上官瑾瑜真的触及到自己的底线了,自己还是会不管不顾地去与之争斗个你死我活方才罢休。

    “你当真不再忌恨你兄长了?”上官麟斜眯着眼,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上官瑾年仔细打量了一番问道。

    “瑾年没有理由要忌恨兄长,不是么,我想,父帝同母后,也不希望更不愿意看到儿臣同兄长争来争去,算计来算计去的吧。”上官瑾年凝视着帝座之上的上官麟,似是一脸释然之情。“对于父帝母后而言,瑾年同兄长二人,手心手背都是肉,伤了哪个,到最后,痛苦的还是父帝和母后,故而,父帝且放宽心,安心好了,瑾年为了这个,不再心存记恨于兄长。”

    “不愧是朕的好儿子,有气量,你能这样想,朕躬甚是欣慰。”上官麟这才将悬着的一颗心稳稳的放了下来。“那,谁去帝陵接回瑾瑜?”

    “不若让……”

    “启禀君上,方宁侯才班师回朝,军需各方面还得有劳侯爷来整顿,已然是忙的不可开交,不若,就让老臣走这一趟,去帝陵将二皇子接回来吧。”

    上官瑾年正说着自己可以去走这一趟,没想到被檐冀给抢了先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