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此时太空港已经注入了大量的人类适宜的空气。 压力也调节到一个大气压的程度。 各国太空中的货物需要宇航员去照看处理,或者租用地太星际所属的太空机器人。 穿着厚厚宇航服的宇航员,在机器人的安排下进入电厢。 电厢封闭之后,便是密闭紧封,内部人员,即使不穿宇航服也不会有问题。 各国为了谨慎起见,还是要求宇航员严格穿好。 万一出了问题,那损失可就太大了。 培养一个优秀的宇航员,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,各个宇航员都金贵的很。 陪同宇航员一起的,还有机器人。 机器人才是干活的主力。 第一个电厢装配完毕之后,电厢四周封闭。 “147号电厢即将启动,本次电厢为载人运行,请做好准备!” 内部的赵立冬立刻按照训练躺好。 “电厢启动,本次加速度为1g。” 电厢飞快的上升,越来越快。 1g的加速度,相当于物体在地球表面自然掉落时的表现。 很快电厢便只剩一个小点。 这时第二个电厢已经升上来。 就这样,天梯开始了枯燥朴实的重复工作。 赵立冬感觉到明显的压迫,呼吸有些困难起来,不过和平时训练起来,简直是毛毛雨。 适应了加速度的压力,赵立冬便活动活动了筋骨,发现也没有什么问题。 显然太空天梯的安全和稳定性,是非常高的。 他站起身来,电厢内有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外界的景象。 他的视角看不到地面,却恰好看到,湛蓝的天空,正在快速变得灰暗。 远处大气层明显勾勒出完美的弧度。 不多时,他便看到了大气与太空的模糊分解线,那不是没有大气层,而是大气层已经稀薄到肉眼看不见了。 “太美了,这便是进入太空的奇观吗?” 进入太空之后,外界的变化变得缓慢起来,这时电厢已经离地面三千公里了。 赵立冬静静的欣赏着太空的静谧与浩瀚,耳边只有微微的嗡鸣声。 “加速阶段即将结束,请做好重力变化准备。” 不知过了多久,电厢内忽然再次传来声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