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哥哥~-《黑科技时代:黎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豁,前些年信利来我们县建厂,说的好听,工资5000多,实际上那根本不是普通工人的工资,我儿子在里面干了半年,一个月才两千多,还不如到蓉城去打工。”

    唐隐在天仁县的大动作,这段时间已经在普通人之间悄然流传,这么大的工程,涉及到的人也非常多。

    除了施工人员,另一部分就是拆迁户,主干公路全长20公里,按唐隐的要求至少是四车道,涉及的土地占用就非常大了,而且全路段直线挺进,遇山开山,遇壑填壑。

    如此大费周章的行为,也引得一些人不解,不过唐隐没有任何解释,砸钱也要办成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另一方面,在中建组织大量的工人,前往南城郊开建明面上的研究所时,小云安排的计划,唐隐审核之后也陆续开始进行。

    首先是,小云这段时间研发了一些特殊工种的几类机器人,结构相对简单,材料要求高,打散零件向各大床上下订单,同样是砸钱买时间,订购了一万套机器人配套零件。

    每个工厂生产的都是零碎,看不出用途,只有少数工厂勉强能看出是某种精密机器的零件,也不知道这些零件,竟然是要组装成精密的建造型机器人。

    最终这些零件需要汇聚到天仁城来,才能组建成成品。

    为此,唐隐还去买下了一座偏僻的乡镇旧工厂。

    机器人的问题解决了,还有工程的问题。

    中建拿下了研究所和主干道的标的,唯独没有无人工厂的标的。

    无人工厂的标的,没有进行公开招标,而是给了一家名为蚂蚁建筑的公司。

    这家公司是小云注册的诸多皮包公司之一,组装的机器人,全部划归到蚂蚁建筑。

    不过机器人尚未到位,现在蚂蚁建筑还是一个空壳。

    另外,地下秘密工程的开发,离不开庞大的能源开支,既然是秘密,就不可能大量使用电力局的供电,只能自行从别的地方购买汽油和煤炭来发电。

    而产生的大量噪音和燃烧后的气体,也是一个麻烦。

    而小云三个分身在京都的出租屋里小心的实验着,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的可行性,幸好没有弄出什么动静来。

    建造地下建筑,需要的特殊的工程机械,有些零部件只有国外才能生产。

    小云同样也分散出去下订单。

    这些工程机械,有些还是大型的,如果是靠人力,几乎无法组装,不过机器人的力量远远超过人类,问题不算太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隐给老妈买了首饰,就直接开车到了家门口。

    这次小云也跟着他进到家里,唐隐看到老爸也在,乐呵呵的躺在沙发上,问道。

    “爸,妈呢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