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,他俩跟着政策走,慢慢的发展起来,货车也增加到十几辆。 “你跟俺甩啥脸子?俺那个混账女婿放的屁,关俺老高啥事?”老高憋了好久,此刻突然爆发,对着李威很委屈的吼道。 “不敢,你是大老板的岳父,俺是给你替班的司机,咱们不是一个层次,你别套近乎啊!俺高攀不起。” 制定了一个很详细的管理制度,包括平均每公斤烧油不能超过多少,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,每趟罚款不能超过多少,并且工资压一个月,万一超了扣工资。 老高劝女婿改变一下,可这家伙去外地听了几堂管理课,回来后变得更加刻薄。 于是乎,老高女婿把主意打到替班司机身上,扣了几次替班司机的工钱,被其他中介拒绝再合作。 怎么做好替班司机的本分,李威很清楚,赚多少钱出多少力,毕竟大货车的工作是有数的。 “没有,俺一个打工的,有啥资格跟你们这些大老板甩脸子?” 一开始,老高女婿还听几句,可随着人员增加,收入大增,这位大老板对待这些人的态度也开始变化。 可查账的时候却发现,驾驶员的账目不管怎么细致,交的利润不如自己干赚得多。 为了金萍给的那几瓶所谓的好酒,不让别人干了活拿不到钱,此刻的李威心里有种莫名的高尚感。 老高骂了女婿好久,拼着老脸上门,又找回来几个,加上自己还有六辆车能开动。 短短一年时间,每辆车平均一个驾驶员都不够。 至于其他人来了,怎么评价老板和车队,李威不管,他回去后会告诉大家自己的判断。 老高劝女婿装作没看见,拐弯提醒敲打一下就好了。 这下好了,其他驾驶员直接拿着出发费,计算出自己的工资,钥匙和剩下的钱扔在车上直接走了。 “呵呵。” 电话里的几句话,李威就知道,老高说得再多也没用,其他带车司机怎么做,还是由老板来决定。 看来这帮驾驶员心里也有数。 几十公里上了高速,李威让老高停车换班,老高叹口气,很客气的说:“李师傅,你睡一会,俺累了叫你。” 自己钱大手大脚不说,人也变得狂妄自大,对给自己打工赚钱的驾驶员表现出暴发户的嘴脸。 “俺没想到这混账东西这样说,你放心,这辆车他说了不算。” 他们车队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多,老板又苛刻,顿时成了其他新老板挖墙脚的重灾区。 古人云,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 他女婿一开始人还不错,爷俩凑钱买了一辆货车跑长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