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:心之所向-《消失的古董》
第(2/3)页
而且兜里的绣花针被分派去了乾陵,目前留下的全是自己人,举手投足之间也更加自然,不用说个话还要在舌头上绕几圈,别提多自在。
但是在看到那在书籍里就无比吸引他的存在,唤灵那份自在又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紧张,像是见到自家爱豆,那份无以言说的心情。
尽管自己没有普通人的呼吸,唤灵还是下意识的学着青山,将自己那鼓噪的荷包平息了下去,方才静心感受脚下的每一寸土地。
虽然眼下还在山脚,可唤灵却觉得已经仰望到了山顶,那千古一帝即便长眠,也让后世人只能望其项背的存在,取三帝王帝尊称的秦始皇帝,确实担得起这个名字。
便是山脚下,见不到陵墓的半分踪影,可整个骊山,已经是他的长眠天下,不容他人酣睡,即便此地往来的人不绝,可是却无一人进入他长眠的核心,便是专业的考古团队,目下也没办法。
秦始皇陵修筑的时候,便达72万人参与,其工程的浩大,是后世之人无法想象的,只能在文字里去想象,那等在上高高在上,在下如同蝼蚁的天地之距。
经过千年的腐朽与沉淀,如今的秦始皇陵与当成落成的早已经是天差地别,除了长埋在地下的,面上的也寻不到更多往昔的痕迹。
但是骊山这一块地,自古便有记载,是以,除却那楚霸王毁坏了部分相距甚远的陵墓建筑外,安眠的秦始皇帝却并未让其动了分毫,乃至如今,仍无人有法可施。
至刘邦时为了笼络人心,亦是只字不提破坏,先是派人修复秦始皇陵,后又着了24户人家前往皇陸守看守,有新一代帝王的安排,本以为秦陵会安稳,至少在汉时无忧。
却是天不遂人愿,竟由一位放牧的孩子引起了大火,《汉书》《水经注》中皆有所载,“牧羊人寻羊烧之,火延九十日不灭。”后人据此载,以为始皇棺椁早已经被烧毁了。
新莽、魏晋时期皆人有盗贼。
赤眉军盗掘秦始皇陵,把挖掘出来的葬具、铜棺熔化,用以取钢材。魏晋时,后赵统治者石虎又盗掘了秦始皇陵,对其造成了一定的损毁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