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章 剥皮鱼-《渔人峰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晓峰尝了一个,这红花蟹的肉质非常的饱满,而且相比于梭子蟹,红花蟹的味道也更加鲜甜,再配上厨师自己配的姜醋汁,大家都吃的非常惬意。

    除了清蒸红花蟹,厨师还给大家做了红烧带鱼,手撕烤鸭,凉拌海蜇。

    最后还烧了一大锅海鲜粥,主食是岸上带上来的馒头。

    可能是大家确实都是饿了,即使是做了这么多,最后也都被大家吃了个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船员们在渔船上干的都是重体力的活,所以个个都是大肚汉。

    吃完晚饭以后,李晓峰四个人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,现在大家也都是刚刚睡醒,肯定睡不着了。

    不如晚上再拉上一网,然后再睡觉。

    商量好了,大家都分头行动了起来,广播通知一声后,李晓峰也缓缓启动了渔船。

    这次运气不错,船开出去不到一个小时,李晓峰就发现了一群规模还可以的剥皮鱼。

    剥皮鱼也叫马面鱼,学名叫做绿鳍马面鲀,属于外海近底层鱼类。

    它们一般栖息在水深50—120米,在我国的渤海,黄海,东海都有分布,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第二大经济鱼种了,产量仅次于带鱼。

    剥皮鱼在四川也叫耗儿鱼,四川有名的耗儿鱼火锅就是用它做的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名字,它还有很多的“诨号”,比如,因其圆胖厚实,又被叫做“面包鱼”、“猪鱼”。

    再比如因为身体外边长了一层坚韧鱼皮,不剥皮就像是橡皮一样坚韧切不容易煮熟,所以又被叫做“橡皮鱼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叫做“剥皮鱼”,也是因为它的鱼皮又厚又韧,而且表面粗糙,就像是一层砂纸一样,必须把它的鱼皮剥掉再吃,所以被大家叫做剥皮鱼。

    另外就是不得不说,当用手把剥皮鱼的鱼皮一点一点的撕掉的时候,还真的是有点解压的。

    剥皮鱼因为长相难看(像个小耗子似的),皮厚肉糙,背鳍上的刺还经常伤人,所以在以前几乎是没有人吃的,渔民把它捕上来一般都是作为饲料或者肥料。

    李晓峰还记得他们小时候,剥皮鱼几乎可以说是菜市场最便宜的海鲜了,一斤可能也就几分钱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因为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,没想到当年上不了台面的剥皮鱼也逐渐兴旺起来,而且随着捕捞量越来越大,现在大的剥皮鱼也被人们吃成了稀罕物,也不太常见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