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开海了-《渔人峰哥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种渔船对动力的要求不高,机动灵活性比较好。
    和流网渔船相对应的,就是拖网渔船了。
    也就是大家常见的那种拖着个大大的渔网在船后头的船。
    这种船一般对船的动力要求比较高,但是捕鱼的灵活性比较差。
    今天,李晓峰他们要抓紧时间把渔网和螃蟹笼子都下下去。
    因为最多3天时间,到时候就会有一部分,专门跟着大船收购海鲜的船会回来。
    收鲜船一回来,海鲜的价格也会开始全面的下降。
    渔船全速开了二个多小时,来到了一片海域。
    这是一片,以前李永林经常下网的一个区域。
    可以算是他的秘密基地了。
    很多渔民都有自己的风水宝地,这种地方一般都是渔民曾经在这个地方丰收过。
    李晓峰看了一下地图,可能是由于之前长达4个月的禁渔,水面下的鱼还是挺多的。
    在地图上,李晓峰就看到了一小群的银鲳,一群青占,还有几只黑鲷……
    李永林和李晓峰两个人一起,把今天的第一张刺网下在了这里。
    接着又往前开了几海里,李永林准备下第二张刺网。
    李晓峰习惯性的打开了地图看一下。
    这里的资源不行啊。
    在地图上,李晓峰只看到了寥寥几条小鱼!
    连忙拦住准备下网的李永林,说:“爸,不要在这里下网,我感觉这里没什么鱼!”
    “真的感觉没鱼吗?”李永林将信将疑的问,“我以前在这里,可是捕到过不少鱼的!”
    “感觉这里确实没什么鱼!”李晓峰肯定的回答道。
    “既然你感觉没什么鱼,那我们今天就换个地方吧!”李永林回答道。
    毕竟经过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的赶海,他对儿子的直觉还是挺信任的。
    现在他和刘雪霞两个人,都相信儿子有第六感。
    “我们往那个方向,开个7~8海里远!在那里下网!”李晓峰指着东南的方向说。
    于是李永林就开着船,向儿子指着的方向开去。
    到了地方以后,下了今天的第二张刺网。
    在李晓峰的建议之下,又往西开了几海里,在海底的一片珊瑚上面,下了今天的最后一张刺网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