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其一,年逾一甲子的靖国文臣之首。 正一品司文令公岫平。 着一身缎紫团云外衬、内绣角麟仰首官服。 立于左位。 其二,先帝义子,赐以国姓“江”。 朝中唯一一位世袭一品王。 身兼武职次位二品少府之职,靖国武道第一人。 宁州明王江休权。 一身红黑条纹三蟒外衬。 内绣三龙伏地纹饰。 立于中位。 四十出头,年至中年。 可眉眼间锐气不减分毫。 其三,文臣第二把交椅。 从一品佐文丞褚践越。 身着缎紫团云外衬、内绣丹鹤振翅官服。 立于右位。 这个草根出身,却在文测中一鸣惊人的年轻人。 自山野间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。 就以一种骇人听闻的速度,闯入了靖国上层的视线之中。 无论治国之学,还是武备之学均是另辟蹊径。 思路开阔。 多次上书制定出符合靖国的良策佳制。 使得靖国在近些年来韬光养晦,养精蓄锐。 国力较之从前强盛一倍不止。 短短十年间,其位一提再提。 从初登朝堂的正八品侍书学士,一路晋升至从一品佐文丞这等高门巨臣。 绝不是偶然。 是有绝对才学作为根基的。 而今不过三十又七的年轻岁数。 斡旋在动辄五旬乃至一甲子的文臣老干丛中。 地位稳固,人心所向。 整座朝堂几无质疑之声。 三人深夜入宫。 面对饱含凝重之色,自始至终沉默不语的灏帝。 各自对视一眼。 公岫平当先一步迈前,插手施了一个文臣礼。 而后挺起胸膛。 “靖国虽小,尚有一争之力。” “陛下何须如此担忧。” “老臣虽持文辅治,却也绝非贪生怕死之徒。” “郑帝的手既已伸至半途,我等举国一战又何妨!” 话音掷地有声,铿锵坚定。 如惊雷平地炸响,打破寝殿沉寂。 见他第一个开口,灏帝却没有丝毫意外。 而是将紧蹙双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,转向明王江休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