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天纵之才,恰逢乱世 第十四章 复试还是小意思啦-《权谋天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话毕,金德哈上台,挺直了身板,道:“承蒙皇恩浩荡,本科正式开科大考。士子乃是天下根基,朝廷未来栋梁,皇上对择优选士甚是看重,委派本官担任本科大考总裁,统领识人推举之重任,本官诚惶诚恐,但求殚精竭虑,求得贤才,以报朝廷,以报圣上,以报社稷。各位士子,务必发挥所长,将平生所学,尽皆展示,我等必定仔细认真,验明汝等学识,公正排名,择优录取。必不辜负众士子寒窗苦读之艰辛。”言毕,众士子皆下跪,口中称善。

    各个士子考生便按照排好顺序,进到各自考试隔间,开始作答。

    孙招远打开试卷,看那第一题,赫然写道:“士先器识,得‘文’字。”

    孙招远心内道:“这是何意?士人要首先有器识,才能得文的绰号?”转念一想,前言不搭后语,极不通顺,又仔细研读良久,方才知此题出的甚是狡猾。

    此句应出自《新唐书·裴行俭传》,“士之致远,先器识,后文艺”,原意为士人要走得远,必定要先有气度,后才是文采。这题去了前因,变了结尾,做得题目四不像,若是一般人等,便落入出题人圈套,乱答一气。

    孙招远解出题意,便将历史名人有气度又有文采之人,好生夸奖一番,那些有才气却无气度之人,好生贬损了一番。此题便解了。

    孙招远看那第二题,写道:“若你是前朝大臣,如何写封奏折献计仁帝振兴前朝,不致身败国亡。”

    孙招远又想道:“此题也出得甚是毒辣,那仁帝末年,适逢天灾,民众无以为食,只能起身造反,寻得活路,由是前朝大乱。所以聂耳族能趁前朝虚弱,一击制胜,取得前朝江山。若是我写仁帝要厉兵秣马,整顿军务,对抗外敌,这判官定判我对聂耳族不忠,有异族之想。那我只要写仁帝需开仓赈灾,抚平民众,镇压民变,方是正解,虽我也知天灾人祸,前朝粮仓早已放空,但只有这样应答,方不落入考官圈套。”

    审题完毕,便将如何赈灾如何镇压起义化解民变,一一写来。

    孙招远再看那第三题,却只是平常问题,中规中矩,再无圈套,便在纸上将心中所想陈述其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