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临行收枪众 题诗又引大将-《梦起出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留词后数日内,三渊藤员渐渐行走无碍,经贞等人便开始忙于收拾行囊、置办补给,准备重新启程,也无暇到处赏玩。直到临行前一日、万事俱备,经贞方才偷得半日浮光,动身再游正永寺。

    经贞迈入寺门,转过影壁,只见一少年盘坐于自己前几日题诗下。少年约莫十岁上下、面目严肃,从白皙却笑容难展的脸庞、破旧却缝补整洁的直垂、粗糙却指甲平整的双手,不难摹画出一个家道中落、却谨于言行自律的形象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经贞不禁哑然一笑,自己何时竟有了侦探的潜质。时逢乱世,家族破败却抱有执念者不计其数,自己也无意探究他人故事,于是径直上前补齐后半阙词句,正是:

    携来数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
    恰我辈少年,风华正茂;武家意气,挥斥方遒。

    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三管领。

    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
    补齐全词,身为强迫症的经贞心满意足间准备转身离去。而此时,原本站到一旁、默默旁观其写作的少年突然开头道:

    “我只是略通汉文,对于殿下所题此篇并不能字字理解,但隐隐感到极为雄壮的气势透出壁面,可知大人实乃才学渊博、见多识广之人。不知可否请教,罪臣之后,见逐于主、背负不名,除了以死明志外,还有洗刷声名的办法吗?”

    没待经贞回答,少年突然感觉向一面之交抛出此问大为突兀,遂补充言道:

    “萍水相逢,此番唐突甚是失礼,大人不说也罢。”

    经贞听得少年此问,反倒生出几分兴趣,不客气地答道:

    “以我所见,求死而明志正名,可谓是缘木求鱼之举。昔日所失,唯有今日亲手取回,何能从死中得?身负不名,更当知耻后勇、奋发有为,建立一番新的功业祛污正名。妄图一死了之,在他人看来即是软弱之举、懦夫所为,不仅挽不回名誉,反而更让先人和自己蒙羞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