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本来一些已经知道“双投桥”的故事的游客还觉得有些无趣,可是听到李欢开篇居然就上来一首王炸诗,直接把大家炸的目瞪口呆。 这首诗,可谓是写西湖景色的千古名篇了。 李欢其实真没觉得怎么样,因为前世这首诗几乎是小学生,乃至于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的诗了。 但是放在这个世界却截然不同。 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这首诗,所以,李欢这首诗一出,顿时就把所有人都砸晕了。 “快,快记下来!”一旁的张东俊那叫一个兴奋啊,立刻让随行的人记录下来。 又是一首绝佳的西湖诗啊! 这一趟和《诗与远方》合作,简直太值了。 却听李欢继续说道:“只见一位白面书生,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俊秀,正从荷花池边缓步走来。一群蝴蝶围绕着他,上下飞舞,更显风姿卓越。只见他羽扇轻摇,头戴造型方正的巾帽,身穿高雅宽博的衣衫,时而抬头远眺湖光山色,时而低头吟唱。 “你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,无心的书生在尽情地游玩,有心的人却在关注着书生的一举一动。” 李欢刚说到这里,其他人还没什么,可是苏云歌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。 “你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......” 虽然这句话是李欢嵌在故事里,用来形容书生此时的境地,可是她作为女诗人,却觉得这句真的很美,很美! 不过,此时却也只好按捺住冲上去问个清楚的冲动,继续听李欢讲述。 “就在一路之隔的南山路对面,尽是一排青楼楚馆,靓妆迎门,争妍卖笑,朝歌暮弦,摇荡心目,笑声、琴声、歌声、诗词歌赋声,不绝于耳,只要你有银子,这里是追蜂逐蝶登徒浪子绝佳好去处。 在这些众多的青楼中,最数八仙坊的生意最好,这里的女子不仅娇艳,却能精通琴棋书画、诗词歌赋,不似其他那般青楼女子。有一红衣女子,遥遥望着这少年书生,怔怔出神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。 这时候,一个七八岁顽皮孩童跳入荷花丛中,一炷香的功夫也没有出来。这书生看看也没有人下去搭救,着实着急。突然,他决定跳入荷花池中去救救这个小丫儿。可是,湖水实在太浅了,湖水只是淹没到他的腰际。不一会,那个丫儿游了过来,说大哥,我下来摘荷花,你下来玩泥巴呢?这人真是”呆子”,旁边一堆人哄声大笑了起来。” 李欢说的声色俱全,唯妙唯俏,也让现场响起了欢快的笑声。 第(2/3)页